产品中心

最优质的产品 最满意的用户服务 最高的工作效率 最优化的资源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系统》

产品简介

       国家安监总局 “关于学习贯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1〕133号)中,要求煤矿企业认真学习贯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把实施《规范》作为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煤矿安全管理应从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和制度型管理转变到了预控管理的新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安全闭合管理,对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和管控,煤矿企业需建设和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系统作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平台,通过建立危险源、检查标准、评价标准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相应的基础数据库作为系统运行的基础,实现体系运行与煤矿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融合。利用煤矿危险源监测监控信息、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信息、人员不安全行为检查信息等,实现对安全管理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和分析,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系统遵循体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秉承“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以生产系统要素为基础,以组织保障管理为支撑,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人、机、环、管”协调统一为目标,实现在生产过程中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最终达到杜绝已知规律的煤矿生产责任事故发生的目标。

产品功能

 

  • 风险管理对企业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并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
  • 风险辨识:对各生产企业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发动全员对自己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逐一排查和登记,找出煤矿面临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到底有哪些。
  • 风险评价:通过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辨识出来的几千条甚至上万条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搞清哪些是重大风险,哪些是中等、一般的风险,进而明确安全管控的重点。
  •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过程即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控制过程。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结果,确定管理对象、管理主要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及监管部门,其次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危险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 隐患管理风险源与隐患协同处理系统紧密结合,实现隐患信息数据的快速流转、闭环控制及分级管理,完善现有流程机制,形成闭环管理;还可实现对隐患历史数据快速主动式收集、统计、分析,为监管层的监督管理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分析预测安全生产走势,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主动式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 不安全行为管理系统将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管控体系管理。
  • 事故管理建立全矿事故台帐。按事故单位、发生时间、事故类别、事故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工种、职务或职称、用工形式、伤害部位、伤害程度、受伤性质、事故原因等不同条件,对事故进行查找搜索、汇总分析。
  • 考核管理具体包括体系检查、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价煤矿的风险预控管理是否到位,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是否全面,危险源静态和动态度量是否正确,危险源信息检测是否及时,危险源预控措施是否全面,危险源产生风险预警方法是否正确,预警是否及时,预控是否得当。具体体现在《考核评分标准》的制定,考核评分标准包括五大部分,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和综合管理。
  • 预警管理根据查出的各类隐患与危险源相关联,可监测哪些危险源出现频率高,哪些仍处于受控状态,哪些已经达到临界状态,哪些在历史记录中高频率出现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系统自动进行监测预警。同时建立安全隐患预警机制,当发生隐患预警时,系统将自动启用信息提醒模式,将隐患按级别以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实现对煤矿隐患的安全预警。
  • 体系文件管理编制涵盖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和评审等体系规范内容的八大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并通过检查、审核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产品特点
  • 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建设依据体系规范要求,结合矿井实际管理模式,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以生产系统要素为基础,以组织保障管理为支撑,以信息化系统为运行平台,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人、机、环、管”协调统一为目标,通过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做到在生产过程中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煤矿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 通过体系建设和实施,解决目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危险源辨识,明确管理的对象;通过风险评估,明确管理的重点;通过危险源的监测和预警,明确管理的薄弱环节,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通过标准和流程,明确管理的依据和途径;通过严格考核,解决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 通过体系建设和实施,达到岗位员工自主风险控制管理的目的,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预控、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切实解决煤矿安全管理“管什么”和“如何管”的根本问题。
  • 通过体系建设和实施,使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备较高的安全素质,杜绝人身事故;使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具有故障监测和安全防护功能,安全可靠性高;使煤矿灾害程度降到最低,生产系统和环节优化;形成以风险预控为核心,持续改进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在线试用,为您提供专业的系统服务